目 錄
- 幸福共好的背後理念
- 活動亮點與實況分享
- 科學數據佐證代間共學成效
- 社區共融的重要性與未來展望
- 常見問答
幸福共好的背後理念
臺北市 萬和兒童暨社區共好服務中心 攜手中華民國老人福利關懷協會、大同區國順里辦公處,於 114年7月舉辦 「樂齡共學堂」與「萬和共好市集」,實踐 代間交流 與 社區融合 的核心概念。
透過 老幼共學 與 市集闖關,促進 世代對話,提升 社區認同,讓長者與孩子共同學習、互相啟發。
活動亮點與實況分享
- 活動地點位於 大稻埕延三商圈,俗稱「粿仔街」,富含米食文化氣息。
- 國順里里長陳穎慧帶領長者與孩子一起動手做紅龜粿,透過製作過程分享生活記憶與在地文化。
- 兒童繪本閱讀角落 展示從 112年起 由孩子與中心共創的繪本《阿嬤的手路菜》,現場開放共讀,增進 跨世代情感交流。
- 市集中聚集各社福單位設攤體驗,並設計 趣味闖關,邀請居民、親子與長者一同參與,深化「社區互助、共好同行」精神。
科學數據佐證代間共學成效
- 根據國立臺東大學研究指出,透過 大學生與高齡者代間服務學習,大學生對長者的負面刻板印象有顯著改善,提升互動理解與尊重。
- Yen 等人 (2024) 的六年縱貫研究發現, 長者參與社區休閒活動 有助於 心理健康與生活滿意度提升。
- 另有研究指出, 共居型代間住宅 中,長者與年輕人日常互動可增進親密感、情感支持與社會凝聚力 。
社區共融的重要性與未來展望
- 萬和兒童中心自 112年開始營運,旨在打造一個 友善、共融的共享空間,結合藝術、科學、烘焙等課後特色課程,並持續擴展 跨世代學習平台。
- 社會局長姚淑文表示:透過融入 在地文化與長輩生命經驗 的課程設計,讓社區每位居民都能找到 歸屬感,實踐共好理念。
- 展望未來,期待以此模式為範本,推廣至更多社區中心,建立更 溫馨信任、世代共融 的台北社會文化。
Q:為什麼要推動「老幼共學」?
A:研究顯示,代間互動能有效 降低世代隔閡、提升 同理心與心理健康,同時對孩子來說也能學習尊重與文化傳承。
Q:參加活動需要事先報名嗎?
A:萬和共好市集通常開放 現場自由參與,但部分課程或共學堂可能需 提前報名。建議可關注萬和兒童中心或里辦通知。
Q:未來還有類似活動嗎?
A:中心已規劃一系列 樂齡共學堂系列課程,暑假特別安排 老幼共學,未來將持續推動社區共融教育。
0 留言